中核武汉年轻干部大漠行:寻迹核工业精神-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z6尊龙凯时官方网站首页 >  > 武汉核电运行技术 > 

中核武汉年轻干部大漠行:寻迹核工业精神

发布时间:2023-03-27 【字体:

  2000余公里,是武汉到嘉峪关的距离,从十几度到零下十几度,从春雨如丝到黄沙戈壁,从江汉平原到绵绵祁连,大西北的粗狂豪迈扑面而来。2月9日-11日,中核武汉年轻干部“学习二十大精神,传承核工业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党性教育主题活动走进核工业精神重要诞生地中核四0四,奔赴戈壁深处的核地研院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寻迹核工业精神、锤炼党性修养、凝聚奋进力量。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岗,纪委书记刘权以及年轻干部、业务骨干代表等17人参加活动。

  中核四0四是根据国家发展核工业需要,于1958年经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决策、首批建设的核工业“五厂三矿”之一,也是我国“两弹一星”精神重要的发源地。“茫茫的戈壁滩,是我的本色,站在这大漠上,我听大风歌……祖国需要我,金戈铁马我是核……”参观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0四厂史展览馆后,再听激昂澎湃的《祖国需要我》,豪迈、激情、无畏、担当之情油然而生,这就是核工业,这就是核工业人。

  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背后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动人故事,一同诉说着这座“两弹”功勋之城为共和国铸造坚强核盾的传奇历史。19.58米的“核城英雄塔”矗立在核城中央,雕刻着404字《核城赋》的英雄群像浮雕代表着一代代战天斗地的核城人,“34-32精神”英雄集体的故事如今仍让人惊心动魄。祖国的需要,就是核工业人共同的志向、伟大的目标,这样的红色基因从大漠核城诞生之日起,就镌刻进了核工业人的骨子里,一代代四0四人矢志践行不断丰富“强核报国,创业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从四0四厂出发驱车两个多小时,我们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位于金庙沟村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的关键平台——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路途中,手机信号开始变弱直至消失,车窗外稍高的白杨林渐渐退去,慢慢地,我们进入了北山无人区。绵延的祁连山脉、茫茫的戈壁滩、枯黄的骆驼草,目之所及,尽是苍茫。

  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个北山人是地下实验室项目部总经理苏锐。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与北山凛冽寒风截然不同的是北山人的热情。“苍茫无际的戈壁滩其实也是一种风景,能给人无限遐想!”苏锐乐呵呵地说。他称自己是地道北山人,并如数家珍般向我们介绍着北山的一切,关于变化、关于青春、关于事业。从1985年开始,一代又一代北山人前赴后继,他们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扎根戈壁科研一线,执着坚守38年,只为打造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这一万年级工程,推动核工业产业链安全“闭环”。

  荒漠里踽踽独行,北山人如何守得住寂寞、忍得下艰辛?答案是热爱,因为热爱才能“安下心,扎下根,戈壁滩上献青春”。从以往野外作业时,五星红旗总在导引车上飘扬着,到如今营地里始终屹立着的一抹中国红,北山人知道,他们做的事,国家需要、国家知道。团队目前共有62人,其中博士28人,硕士26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5人,他们都是因为忠于事业,爱上一个“村”,一头扎进北山营的北山人。汉武大道、卫青路、霍去病路……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总设计师王驹将他的汉史情结运用到为北山道路命名,这里是一代又一代北山人的“家”,通往家的路当然得熟悉;这就是“扎根戈壁、爱国奉献、世界一流、永久安全”的北山精神。

  此次前往,我们了解到如今北山人的科研和生活环境正在慢慢变好:生活营地从最初的简易帐篷,到野外宿营车,再到后来的彩钢房,现如今在戈壁荒漠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北山地下实验室营地;2019年,营地接入了通讯线缆,彻底结束了科研人员只有站在附近最高山顶近1米高的桩子上的“北山电话亭”才能给家里打通电话的辛酸;通向北山实验室的柏油路预计今年下半年修好,届时便不会出现大巴车经过坑洼坡路时全车人下车减重才能勉强通过的窘境;2022年,生活营地有了一个简易的足球场,北山人在工作之余除了看月亮数星星,多了一项休闲放松的活动;几十平方公里的地界,只有一户牧民,北山人与这唯一的“邻居”在斗智斗勇中最终结成了互帮互助的兄弟情谊……这是北山的几代人用吃苦换来的甜,更是独属于北山人的乐观与豁达。

  情之所系,心之所向。“在保障核安全上,北山地下实验室项目所做的与中核武汉从事的核设施运维保障工作一脉相连。我们感动于北山人战天斗地的气魄,更想竭尽所能为北山加油助力。”吴岗如是说。数字化工地建设、科研工作管理平台、智能维修平台、经验反馈系统、公众沟通尊龙凯时人生就得博的技术支持……中核武汉团队在与北山团队的座谈中,双方热切诚恳,互相启发,并期待更深入交流合作。正如北山营地一山坡顶部一块刻有“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的石板,中核武汉与核地研院共同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共同助推中核集团高质量发展,能如此,一起奋斗也是一种幸福。

  

  文  | 郑会燕   图  | 郑会燕、杨茹

网站地图